1、 基本概況:淡竹葉,中藥名,禾本科淡竹葉屬植物。又名竹葉門冬青、迷身草、山雞米、金竹葉、長竹葉、山冬、地竹、淡竹米、林下竹。多年生草本,高40~100cm。根莖短縮而木化。須根稀疏,中部常膨大為紡錘形。稈直立,中空,節明顯。葉互生,廣披針形,長5~20cm ,寬1.5~3.5cm,先端漸尖,基部收縮成柄狀,無毛蔌兩面有小刺毛,脈平行并有小橫脈;葉鞘包稈,邊緣光滑或略被纖毛;葉舌短小,質硬,具緣毛。圓錐花序頂生,小枝開展;小穗狹披針形,長7~12mm,寬1.5~2.5mm,最下1花為兩性,余為中性,脫節于穎之下;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淡竹葉或中華淡竹葉的全草。花期7~9月,果期10月,5-6月未開花時采收,切除須根,曬干。淡竹葉野生于山坡林下或溝邊陰濕處,中華淡竹葉生長于山坡、溪邊。野生淡竹葉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和西南等地,中華淡竹葉分布于江蘇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等地。 2、 主要成分:莖、葉含三萜化合物:蘆竹素(Arundoin)、印白茅素(Cylindrin)、蒲公英賽醇 (Taraxerol)和無羈萜(Friedelin)。另謂地上部分含酚性成分、氨基酸、有機酸、糖類。葉和莖含蘆竹素(arundoin)、白茅素(cylindrin)、蒲公英甾醇、無羈萜、豆甾醇、β-谷甾醇、菜油甾醇。根莖含蘆竹素及白茅素。另謂地上部分含酚性成分、氨基酸、有機酸、糖類。竹葉中含有大量的黃酮類化合物和生物活性多糖及其他有效成分,如酚酸類化合物、蒽醌類化合物、萜類內酯、特種氨基酸和活性膚、錳、鋅、硒等微量元素。竹葉中所含的功能因子主要是黃酮糖苷和香豆素類內酯。 3、 價格分析:根據地區的不同,價格也各有不同。淡竹葉購銷平穩,大貨走動一般,價穩,現市場價統貨4.5-5.5元。若用季來臨,則淡竹葉走動稍有好轉,統貨市場售價穩定在6.5元左右,若是成都,價格可能會稍高,其他地區間差別不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