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老年便秘:老年便秘,與《傷寒論》中的“脾約”相似。“脾約”乃脾弱不能為胃行其津液,故尿數便難。取炒萊菔子研細15g,于飯后開水沖服,“借以消食順氣,轉不傷氣,因其能多進飲食,氣分自得其養也”(見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)。余持之以恒,胃陰降而糟粕行,受益匪淺。在臨床凡欲除陳,蕩積滯以通便的,也不拘泥于“寒下、溫下、潤下、攻補兼施”四大法,隨證加炒萊菔子,多有效應。 炒用化痰定喘:《內經》云:“聚于胃,關于肺。”脾胃之納、運、升、降失常,飲食濕濁聚于胃而成痰。而肺之痰,每由肺臟受邪,清肅失司所致。用萊菔子消食化痰、下氣定喘,使倉稟無濁聚,求其本也。用萊菔子,有痰則斷其源;無痰則調節脾胃之氣機,升降有度,邪自難存。 生用探吐痰涎:萊菔子炒用,降多于升;生用,則升多于降,能涌吐痰涎。《日華子本草》謂本品生用“水研服,吐風痰”。如咳嗽痰涎壅盛,或因痰濁上蒙清竅而頭重昏眩者,皆可用生萊菔子30g研末調服,探吐之,邪去而正安。然而對吐法之應用,必須體質壯健,正氣未衰者宜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