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浙江中信紅木家具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中信紅木)成功通過了“品字標浙江制造”認證,向業界及市場驗證了其在生產、服務、質量、安全和管理等方面的硬實力。
據了解,獲得“品字標浙江制造”認證的企業,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,集質量、技術、服務、信譽于一體,經市場與社會公認,是浙江制造業的標桿和領導者,代表了所在行業的最高質量水平。 沉穩打磨,守牢品質底線 溯源這份榮耀的背后,是中信紅木始終將“信”字作為企業前行的準則,二十三年如一日的沉穩打磨,誠信經營,并將品質這條底線越守越牢,筑造了千萬家庭的幸福時光。 今天,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“品質經濟”的時代,當馬斯洛金字塔的底層被滿足之后,“高品質生活”才是多數人所向往的。中信紅木懷揣著對傳統文化及傳統工藝的敬意,不斷提升研發實力,不斷升級核心技術,匠心雕琢每一個家具細節。同時,它深刻洞察消費環境和消費喜好,通過對紅木家具的理解與詮釋,引導著一種更適合現代人生活節奏與精神追求的品質生活,得到了市場的認同。 中信紅木董事長李忠信今年在采訪中說:“市場環境不好的情況下,我們沒有犧牲品質來降低成本,相反,我們對品質給予更高的要求。現在我們一線品質員都可以對生產主任、廠長及品質經理進行考核。” 從“家具生產商”轉型到“中式整裝定制服務商”的一路上,中信紅木始終相信,品質決定高度。它把每一件家具都當做自己的品牌,想方設法推進與國內先進水平對標達標,在內部制定了九大標準,包括原料標準、取材標準、拼版標準、干燥標準、雕刻標準、結構標準、打蠟標準、環保標準和服務標準。意味著,從木頭到家具,中信紅木對每一道工序都執行嚴于國家標準的質量控制標準,使得“中信制造”逐步向高品質攀升。
也正因為如此,中信紅木家具入駐了無錫靈山梵宮、上海“浦江一號”游輪、嵩山少林寺、杭州樓外樓酒店等,登上了“劉老根大舞臺”,而其品牌更兩度走進了北京人民大會堂,成為了首家股權上市紅木企業,走進央視、登陸高鐵,榮獲東陽市市長質量獎、東陽市木雕·紅木家具龍頭企業、浙江省名牌產品、浙江省林業龍頭企業、蟬聯紅木家具行業十大影響力品牌等,朝著“百年紅木企業”的目標全力以赴。 創新加速,踐行品質革命 紅木家具幾經沉浮,在當今互聯網語境下有了全新的表達,并隨著年輕消費群體的參與,成為了當代家居的新寵。中信紅木董事長李忠信說過,紅木品牌要深入研究當下年輕一代不同消費群體,研發出適合他們生活方式的產品。 在過去的23年里,中信紅木一直作為行業的前瞻者和探索者。從“中信紅木”到“前言”,再到“居境”,中信紅木通過布局古典、新古典、新中式的家具風格,一心一意力求在紅木家具領域里做深、做透、做成專家,也努力向產品的高標準、高品質、高端化邁進。
如果說消費升級加速了紅木家具的流行,全球工業4.0與《中國制造2025》則為紅木家具提質升級帶來了機遇。 在注重產品創新的同時,近年來,中信紅木開展了一系列以技術創新帶動品質提升的做法。著力打造100余畝現代化工業園,引進先進的制造設備和安全環保設備,實現規范化、流水線生產;實行數字化管理,跟蹤產品進度,確保準時交貨率達90%以上;設立“養生房”進行二次烘干穩定處理,從源頭消除材質不穩定造成的變形和開裂現象……中信紅木以“品質革命”打造“精品制造”,向大家一展紅木強企的風范。
始終保持行業領導地位,贏得經銷商和消費者的信賴,以及獲得“品字標浙江制造”認證,中信紅木靠的是,23年里心無旁騖地專注于紅木家具領域,以“信”立企,把對品質的追求和創新的堅持,給自己開辟了一條全新的發展跑道。(梁曉珩/文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