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很久沒有專門來講過小戶型的專題了,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小戶型有哪些裝修要點和改造技巧。 說到小戶型的設計,就不得不提到改造界的鼻祖——日本了。40平米爆改成6室1廳1廚1衛,6平米爆改成5層錯層結構,四式分離、可移動家具、折疊空間,這些都是基本操作。
但放心,這些跟你的小戶型沒有一點關系,你家還是你家,空間小還是空間小。
中國改造住宅,最大的難點就是對住宅的建筑結構改動有限,最多動動非承重墻,這要是遇上全是承重墻的,就欲哭無淚了。 而在日本,住宅都是私人建筑,除了高度、面積有限制之外,可以自由改變,所以本來兩層的6平米,也可以壓縮下層高變成5層。 并不是,雖然做不到日本人那樣的換頭級整容爆改,我們也是有自己的招數的。
1 如果你家沒有請設計師,或是全是承重墻不能改動,基本只能在軟裝上下工夫了,這些要點其實大家都知道,飛墨君再給總結下: 1、盡量不吊頂,保證高度,使空間更空曠。 2、照明要有層次感,不能幾盞主燈就了事,這是水電改造階段就要規劃好的。 3、家具要有輕盈感,不要用大件家具,選擇線條簡潔的細腳家具。
4、隔斷不要用實體墻,玻璃是最好的選擇。 5、巧妙利用鏡子,來擴大空間感,小中見大。 6、裝修風格要簡約,不要華麗復雜。
7、色彩要簡單、明亮,少用深色,淺色能使空間更大,還能增加室內采光。 8、利用墻面空間,增加收納儲存,空間小要立體延伸。
這其實是小戶型的軟裝要點,業主自己都可以規劃。如果想要從房屋結構上去改造設計,就需要一個設計師了。 2 如果你家請了設計師,就不能僅僅滿足于上面的軟裝設計,對于家,你可以有更高的需求。比如說下面這四點:
但我們能說一個房子最重要的是客廳和臥室嗎?不能,人生不過吃喝拉撒睡,廚衛就占了四個,但這四個關乎著生活舒適度的空間,卻是被壓縮得最厲害。所以如果能改動墻體,最好擴大這兩個區域的面積。 衛生間的重點是說了八百遍的干濕分離,不說四式,三式是基礎。如果空間小不好操作,就把洗手臺獨立出去,裝不了玻璃隔斷,就裝個擋水條掛浴簾。
廚房的重點是布局,一字型、二字型、L型、U型,在設計師的巧思下,和戶型結合,找出最適合你家的那種。
模糊界限 小戶型最忌諱的就是空間劃分太明確,就像前面說的那樣,想要住得舒服,客廳、臥室、餐廳、衛生間、廚房、玄關、陽臺都不能少。 如果每個空間都用墻體隔開,小戶型估計有兩三個臥室、一個客廳,加上廚衛、陽臺就沒了。
所以要模糊各個區域的界限,一個大空間里同時實現2-3種功能,比如客廳不僅有待客、看電視的沙發區,還有餐桌,有書架;臥室里不僅有床,還有靠墻的衣帽間,有主衛,有寫字桌;廚房里不僅有灶臺,也可以有餐桌、吧臺。
具體怎么去整合這些空間,還要根據戶型來設計,以及哪些墻體可以改動,這就考驗設計師了。 不管是大戶型還是小戶型,家居動線都是關乎著舒適度的重點。想要有個合理的家居動線,一是買房時選好戶型,二是設計師后期設計。
動線一般是三個: 訪客動線——客人的活動路線,主要在客廳、餐廳、衛生間; 居住動線——家人的日常路線,主要在客廳、臥室、書房、衛生間; 家務動線——做家務的移動路線,主要在廚房、衛生間、陽臺。
動線設計得好,客人來了不會闖入私人空間冒犯了主人,家人在居住中更流暢,做家務也會更加省心省力。 動線設計的準則是:從入戶到客廳、臥室、廚房的三條線不會交叉,在這個基礎上,要保證活動的流暢,做好動靜分區,避免動線給靜區造成影響。
你也許會想,上一條說要整合空間,不要劃分,這一條又說要動線分區,不是矛盾嗎?當然不,相反,在動線設計的基礎上去整合空間才是最合理的。比如說客餐廳一體是為客人準備的,臥室書房一體是家人最喜歡待的地方。
收納設計 想要60住出120平的空間感,必須要靠收納設計來實現。如果你只會買各種柜子來儲存東西,家里肯定早就被擠滿了。
什么是收納?不是你會整理會做家務就是會收納了。收納其實就是儲存,根據戶型結構,再考慮功能和造型,巧妙設計存放空間,比如說榻榻米、地臺床,高處吊柜,轉角位,嵌入式柜子等。
這就是自己裝修和請設計師裝修的不同側重點,如果你經常看飛墨君的推文,學習到很多的裝修設計知識,迫不及待想試一試身手,也可以自己上場,會更有成就感哦。
ps: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 - 本文作者: 合肥飛墨設計 - |
選風格填面積,馬上免費預約